以色列於18日深夜對加薩走廊發動毀滅性空襲,短短30分鐘內進行了35次轟炸,導致至少50人死亡,傷亡人數持續攀升。
加薩市中心與周邊地區一片火海,居民在深夜驚恐逃命,許多人仍然受困於倒塌的建築廢墟中,生死未卜。
以色列國防軍(IDF)與以色列安全局(ISA)發表聯合聲明,宣布這次軍事行動是針對哈瑪斯的「關鍵戰略打擊」,目的是摧毀其軍事設施與指揮中心。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強調,這場戰爭的核心目標之一是確保所有以色列人質的釋放,「不論生死」。
然而,這場攻擊不僅摧毀了哈瑪斯的基礎設施,也使無數無辜平民付出慘痛代價。
加薩當地醫療單位的報告顯示,目前超過100人受傷,許多傷者因醫療資源不足而無法得到即時救治。
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加薩市的努塞拉特難民營是空襲的主要目標之一,醫院已經人滿為患,當地救援隊不斷從廢墟中拉出罹難者與傷者,但以軍持續的空襲導致救援工作陷入困境。
這次襲擊引發國際社會強烈關注。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對此表達深切憂慮,呼籲雙方克制,避免造成更大人道災難。
歐盟、美國等國家則對以色列的行動表示「關切」,但未有實質措施介入停火談判。
隨著局勢惡化,許多分析人士認為,這場衝突將難以短時間內結束,甚至可能導致更大規模的戰爭爆發。
從這次事件來看,或許更值得關注的是國際社會對以巴衝突的立場是否應該改變。
長年來,這場戰爭一直無法獲得有效的政治解決方案,導致衝突一次次重演。
如果國際社會無法採取更具體的行動,未來類似的悲劇恐怕還會繼續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