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情報界於3月25日發布的《2025年度威脅評估報告》,全面揭示全球多重威脅正加劇衝擊美國的國家利益與安全環境。
報告警告,來自國家行為體與非國家團體的挑戰,正構成前所未見的複雜威脅局面。
報告中特別指出,中國對台施壓將在2025年進一步升高,作為對美國強化對台支持的回應。
北京主張和平統一,但並未排除武力手段,並視美國援台為遏制中國崛起的工具。
報告警告,若兩岸爆發衝突,即使美國不直接軍事介入,全球貿易與半導體供應鏈亦將受到嚴重衝擊,對美國構成巨大經濟與安全損失。
在外交上,中國持續孤立台灣,自2016年起台灣邦交國已由22個降至12個,且剩餘邦交亦極為脆弱。
軍事方面,解放軍擴大對台海域巡弋與演訓規模,並積極提升兩棲作戰能力,以為必要時奪島與阻止美方介入做準備。
經濟層面,若台灣被視為邁向法理獨立,中國可能取消關稅優惠、禁止進口台灣產品,或施加選擇性監管作為懲罰性措施。
這些行動將對台灣經濟構成巨大壓力。
此外,中國在南海與東海持續施壓,引發區域緊張升高。
報告指出,2024年中國在南海行動迫使菲律賓失去部分爭議區實際控制權,使馬尼拉在談判中處於被動地位,但菲方堅拒放棄主權聲索,雙邊衝突風險升高。
與此同時,中日圍繞釣魚台(日本稱尖閣諸島)爭議雖未再爆激烈衝突,但中國海警船頻繁接近,引發日本自衛隊持續警戒。
報告進一步指出,中國、俄羅斯、伊朗與北韓正加深戰略合作,在貿易、金融與安全領域推動替代美國的體系。
這種合作可能導致未來國際衝突中出現陣營對峙,迫使其他國家選邊站。
非國家勢力同樣構成巨大挑戰。
恐怖組織與毒品集團對美國國內構成直接威脅。
2024年截至10月的12個月內,合成類鴉片導致逾5.2萬人死亡,並伴隨近300萬人非法入境,加劇社區壓力與社會危機。
報告指出,中國與印度等國涉嫌間接支援這些團體,包括供應毒品前體與設備。
本報告由國家情報委員會聯合多部門與外部專家編寫,旨在為國會與美國民眾提供即時、客觀的威脅資訊,以支持決策並發出戰略預警。
美國情報界強調,當前面臨「交織多重威脅」的前所未有局勢,須重新評估外交與安全戰略,應對這場涵蓋經濟、軍事、情報與地緣政治的全方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