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成社會隱憂!政府祭重拳強力查緝 菸害防制法修法勢在必行

World Insight News - Live Updates

電子煙與加熱菸的流通已成公共安全與健康危機,政府祭出重拳嚴加管制!根據菸害防制法,112年3月22日起,全面禁止電子煙等類菸品的製造、輸入、販賣、供應、展示、廣告與使用,並對未經核定健康風險評估的指定菸品進行嚴格查緝。然而,儘管法規明訂禁止,仍有不肖業者與個人透過網際網路非法販售電子煙,甚至發生電子煙含毒品的社會案件,對國民健康與治安帶來嚴峻挑戰。為此,政府決定進一步強化法規,擬修訂菸害防制法,全面封殺非法電子煙的流通管道。 統計數據顯示,自112年3月22日菸害防制法修正施行至114年1月31日止,全國執法機關已針對實體與網路銷售進行超過61萬餘次稽查,開立處分書4,473件,裁罰金額高達3.7億元,違規業者與個人無所遁形。其中,電子煙案件654件、加熱菸2,606件,違規使用電子煙或加熱菸案件1,063件,甚至連網路電商與社群平台也遭罰150件。然而,仍有業者透過地下管道非法進口、販售,甚至有入境旅客夾帶電子煙入台,讓政府痛下決心,進一步完善法規,堵住所有漏洞。 行政院已責成相關部會嚴加查處,並推動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擴大法規適用範圍,杜絕電子煙的違法流通。國民健康署表示,將透過跨部會合作,強化市場監管,並提升網際網路業者的法定責任,以徹底阻絕電子煙在網路平台上的傳播與販賣。 修法草案的重點包括新增「網際網路管理」條款,賦予政府通知網路業者刪除違法內容的權限,並要求網路業者自主監測與管理,違規者將面臨重罰。此外,修法也強調對違法製造、輸入、販賣、供應、展示或使用電子煙的行為,一律沒入銷毀,並加重罰則,以遏止違法行為的發生。衛生福利部已正式預告修法內容,並進入行政院審議階段,期盼能儘速送交立法院審議通過,確保菸害防制法得以發揮最大效力,保護全民健康。 公共衛生專家指出,電子煙的危害不僅影響使用者個人,更可能牽涉到青少年濫用問題與毒品犯罪的擴散。由於電子煙市場仍有龐大需求,黑市交易屢禁不止,若沒有強力的法規配套與嚴格執法,恐怕難以真正杜絕其流通。此次修法將網路平台納入監管範圍,並強化罰則,是現行法律的一大突破。然而,如何確保執法落實,並避免非法市場轉入更隱密的管道,仍是政府未來須面對的挑戰。未來,除了法規加強之外,社會大眾也應提高警覺,共同抵制電子煙的流通,才能真正遏止菸害問題,為下一代創造更健康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