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是老師:我們家這樣面對考試壓力

全球洞察新聞 - 即時報導

英國進入考季,GCSE、BTec與A-level學生正面臨壓力重重的複習期。
對於來自艾塞克斯的Jolley一家而言,這段時光雖然緊張,卻也因為爸爸Steve是學校六年級主任而有了特殊的支持系統。
三個孩子性格各異,面對考試的方式也不同。
19歲的大女兒Emma正在布里斯托大學學習犯罪學,她坦言去年A-level的準備讓她幾乎崩潰。
後來確診ADHD後,她才理解自己為何難以開始複習、難以組織學習計劃。
「我總以為自己很懶,但其實是被壓力壓垮了。
」她說,爸爸曾幫她擬定讀書計劃,也在她崩潰時鼓勵她「明天再出發」。
18歲的哥哥Ben則熱愛數學與物理,GCSE表現亮眼,如今為A-level作準備。
他認為做題是吸收知識的最佳方式,雖然不愛久坐學習,卻知道該怎麼有效掌握內容。
15歲的Jess熱愛體育和藝術,目標是報考籃球學院。

近期膝傷讓她難以透過運動釋放壓力,但她仍努力準備GCSE考試,因為夢想進軍美國籃球學院就靠這些成績了。
作為老師的Steve,並不強制孩子學習,而是從旁協助,像是與Jess一起製作字卡,陪伴Ben保持學習動力。
他甚至提出,如果Jess願意,可以代為保管手機,幫助她集中精神。
Young Minds的育兒顧問Stevie建議,父母要學會觀察並說出孩子的壓力表現,例如「你最近沒怎麼睡覺或吃東西」,再適時給予肯定:「我們知道你很努力,不管結果如何,我們都支持你」。
三兄妹也提到,不同人有不同的學習法,像Emma偏好制訂計劃,Jess則愛用字卡快速記憶。
適度休閒也非常重要,看劇、散步或滑滑TikTok,都能讓大腦放鬆。
考試期間難免有爭執,Steve和Stevie都建議冷靜期後再溝通,讓孩子感受到理解與支持。
「成績固然重要,但心理與身體健康更是根本。
」 當Emma回想起自己不與同學討論考題、選擇獨自離開考場的做法,Steve點頭稱是:「別讓別人的答案破壞了你的情緒。
」 考試結束後,他們已計劃前往馬耳他、克羅埃西亞與馬加魯夫旅行,還有學校舞會在等著,現在要做的,就是一天天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