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震驚社會的海灘謀殺案再掀波瀾!2018年10月,24歲女子托雅·科丁利(Toyah Cordingley)在昆士蘭州一處偏遠海灘遛狗時慘遭殺害,全身被刺至少26刀,遺體被其父親發現,部分掩埋於沙丘之中。
該案件迅速引起全國關注,警方最終鎖定40歲的前護士拉吉溫德·辛格(Rajwinder Singh)為嫌疑人,並在他潛逃至印度後於2023年將其引渡回澳洲受審。
然而,該案審理過程驚現戲劇性轉折!近日,昆士蘭最高法院的陪審團經過長達兩天半的討論後,仍無法達成一致裁決,最終法官宣布解散陪審團,案件將進入重審程序。
根據昆士蘭法律,謀殺案的判決必須達成一致,否則無法作出定罪。
控方表示,雖然他們無法確定辛格的作案動機,但案件關鍵證據包括死者指甲上的DNA樣本,與辛格的DNA高度吻合。
此外,警方還發現辛格的手機數據顯示,他的車輛當天在與科丁利相同的地點活動。
更加可疑的是,科丁利遇害後的隔天,辛格便倉促離開澳洲,甚至未與家人和同事道別,種種跡象指向他可能涉案。
然而,辛格堅決否認謀殺指控,並向警方供稱,他確實目睹了殺人現場,但因害怕自身安全受威脅,才匆忙逃離澳洲。
他的律師更進一步指控警方調查存在漏洞,並強調在案發現場還發現了一名身份不明者的DNA,這可能代表尚有其他嫌疑人未被調查。
案件進入重審後,外界對澳洲司法體系的透明度與陪審團制度再度展開討論。
辛格的重審時間尚未確定,但此案已成為澳洲司法界與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
陪審制度一直被認為是公平審判的重要保障,但當陪審團難以達成一致時,是否應該允許多數決裁決,成為值得深思的問題。
畢竟,這類案件不僅影響受害者家屬的正義追求,也關乎被告是否能獲得公正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