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美國白宮與川普爆發激烈衝突後,隨即轉往倫敦,卻迎來截然不同的待遇。英國首相施凱爾不僅親自迎接,還熱情擁抱、拍肩,展現對烏克蘭的堅定支持。英王更是親自邀請澤倫斯基會面,這與24小時前在白宮被川普怒斥的情境形成強烈對比。
澤倫斯基一抵達唐寧街,就被施凱爾迎上前擁抱,施凱爾滿臉笑容,語氣激昂地表示:『歡迎來到唐寧街,全英國都在支持烏克蘭!』澤倫斯基也回應:『我們真的很高興,擁有這樣的朋友與合作夥伴』。CNN記者羅伯森甚至評論,這種肢體語言並不是施凱爾的慣常舉動,足見英國對烏克蘭的禮遇非同一般。
這一幕與前一天在白宮的場景形成強烈反差。當時川普在會議上怒斥澤倫斯基,質問他為何對美國的援助毫無感恩之心,雙方僵持不下,氣氛極度尷尬。如今來到英國,澤倫斯基的待遇天壤之別,不僅施凱爾親自迎接,英王更破例邀請澤倫斯基單獨會晤,明顯展現對他的支持。
不過,澤倫斯基此行的挑戰遠未結束,他將在歐洲峰會上繼續爭取更多盟友支持。然而,北約秘書長呂特提醒澤倫斯基,必須考慮如何修補與美國的關係,畢竟美國仍是關鍵盟友。歐洲領袖雖然表態挺烏,但也強調烏克蘭若與美國交惡,恐怕無法順利邁向和平。
澤倫斯基顯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已開始軟化立場。他在聲明中表示,烏克蘭感謝並需要美國的支持,美國仍是戰略夥伴。他更主動提及準備簽署礦產協議,甚至理解川普想與俄國總統普丁對話的立場。專家分析認為,川普要聽到的關鍵字是『停火承諾』,澤倫斯基應該調整話術,以符合川普的思維模式。
前美國駐烏克蘭特使佛克爾指出,澤倫斯基需要改變談判方式,與其強調『沒有安全保障就無法停火』,不如直接宣稱『烏克蘭願意立即停火,但普丁也必須停火』,這樣才能讓川普聽進去。
美烏領袖的公開對立,讓俄羅斯成為最大贏家,特別是礦產協議被擱置,讓普丁暫時不用擔心美國與烏克蘭聯手反制,對莫斯科來說無疑是一大助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