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進口汽車及其零件徵收25%關稅,此舉勢必擴大全球貿易戰的風險,並引發美國盟友的強烈反彈。
該政策將於4月2日正式針對整車實施,而零件關稅則預計自5月或更晚開始執行。
川普聲稱,這項措施將為美國汽車業帶來「驚人增長」,促進國內就業與投資。
他表示:「如果你在美國製造汽車,就不需繳納關稅」,並強調這是一項永久性的政策,用以扭轉多年來自由貿易對美國的傷害。
然而,專家指出這項政策恐將導致美國國內汽車價格大幅上漲、部分產線暫停運作,並惡化與主要貿易夥伴的關係。
去年美國進口汽車約800萬輛,總值達2400億美元,最大供應國包括墨西哥、韓國、日本、加拿大和德國。
白宮表示,該關稅適用於整車與零件,然而來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汽車零件在海關建置評估機制前將暫時免除。
這兩國每日有數十億美元的商品跨境流通,受到的影響不可小覷。
加拿大總理卡尼痛批這項措施是對該國汽車產業的「直接攻擊」,並呼籲國民團結應對。
日本首相石破茂則表態不排除任何報復選項。
受此消息影響,豐田、本田、日產等日本車企股價於東京早盤出現明顯下滑。
英國方面,為避免被波及,目前正與美國積極協商。
美國是英國第二大汽車出口市場,去年捷豹路虎對美銷售達11萬6294輛,超越中國與本土銷售。
儘管美國主要車廠如福特、通用曾要求總統豁免汽車業,但川普仍堅持推進。
根據安德森經濟研究集團估算,關稅可能讓車價增加4000至1萬美元不等。
另一方面,韓國現代汽車宣布將在美國投資210億美元,於路易斯安那州新建製鋼廠,川普將此舉視為「關稅顯著發揮作用」的佐證。
美國汽車工會領袖費恩表示支持這項舉措,認為川普正在「糾正自由貿易數十年來對勞工階層造成的破壞」。
美國汽車政策協會主席馬特·布朗特則稱:「我們致力於川普總統關於提升國內生產與就業的願景。
」
儘管關稅意在保護本土產業,其引發的連鎖效應可能對全球供應鏈與消費者造成長遠衝擊。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警告,該政策「對企業與消費者皆不利」,並表示歐盟將捍衛自身經濟利益,考慮反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