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揭密】14億美元血洗Bybit!這場冷血竊案背後,是北韓暗網殺手的復仇?

全球洞察新聞 - 專欄

single-post

2025年2月21日,一場代價14億美元的數位屠殺震撼全球。

Bybit 被駭、以太坊跳水、全網爆倉,駭客卻從未現身 -- 一切線索,竟指向北韓最陰狠的暗網殺手「拉撒路集團」。這不是盜竊,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戰爭,一場針對整個加密世界的報復。這篇文章,帶你直擊加密史上最黑暗的一夜。


黑夜中失蹤的49萬顆以太幣:Bybit的血色帳本

2025年2月21日,一場震撼整個加密貨幣圈的數位屠殺悄然上演。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交易所 Bybit 遭到空前規模的駭客入侵,49.1萬顆以太幣 -- 市值超過 14.6億美元 -- 在無聲中瞬間蒸發。沒有人聽見警報,沒有人按下暫停鍵,但資金就這樣被抽乾了。這不只是一起竊盜案,而是一起充滿謀略、技術與心理滲透的數位屠殺。


第一個察覺異狀的不是警方,而是一位無名鏈上獵人

事件的爆發點,不來自官方公告,而是一位被譽為「加密界福爾摩斯」的匿名調查員 -- ZachXBT。他透過鏈上數據發現 Bybit 錢包資金正在被轉移至數十個陌生地址。這並不是小規模異動,而是有系統的大量出金,跡象顯示:有人在洗錢,也有人正在掩蓋行兇現場。幾小時內,多家資安公司證實:Bybit被駭,且攻擊源頭不是技術漏洞,而是更可怕的「人性破口」。


三道冷錢包防線,竟全數淪陷

Bybit 原本採用的是最安全的資產保管方式:三重簽名冷錢包。按理說,需三位高層依序簽署,才可動用錢包資金。但沒人想到,這道鐵門不是被硬攻,而是被「開門的人」自己打開的。駭客透過精準社交工程攻擊,盯上第一位簽名人,在其電腦中植入偽裝的冷錢包介面。三位主管在毫無警覺下,親手完成了整個盜轉流程。這是一場比病毒還毒的心理戰,也是一次內部結構全面瓦解的證據。


駭客是誰?所有線索,指向一個冷血組織

根據資安公司與鏈上追蹤分析,這場襲擊的手法與過往一次又一次的金融斬首如出一轍 -- 北韓駭客集團「拉撒路」(Lazarus Group)再度現身。他們不是業餘小偷,而是政府支持的網路殺手團隊。他們曾讓索尼影業跪地求饒,也讓日本交易所 DMM Bitcoin 一夜蒸發。這次,他們把目標對準了 Bybit,目標明確、動作精準,就像狙擊一樣,一發入魂。


鏈上崩潰倒數!市場瞬間陷入恐慌

攻擊發生後不到24小時,加密市場如同炸裂:ETH 價格從 2,845 美元暴跌至 2,300 美元;全網爆倉金額超過 4 億美元;超過 10 萬人擠兌提款,Bybit 幾近癱瘓。恐慌氣氛宛如 FTX 崩盤再現,差別只在於:這次是從冷錢包「開門請進」,不是倒帳跑路。


混幣、轉鏈、潛逃:駭客仍在行動中

駭客並未立即出貨,而是透過「混幣」技術逐步清洗資金。由於多數跨鏈橋的資金池無法承受這種規模轉移,導致整個 ETH 生態鏈流動性受到長期壓力。截至目前,資金仍在轉動、地址仍在變化。這場血洗尚未結束,獵人還在狩獵。


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拉撒路的殺人劇本持續上演

2022 年,他們攻陷 Axie Infinity 盜走 6.21 億美元;2024 年,他們在 LinkedIn 偽裝獵頭,騙開了日本交易所的後門;2025 年,他們在 Bybit 製造一場金融地震,傷亡遍地,血流成河。拉撒路不是「組織」,更像是一場暗網病毒,無孔不入、無處不在。


ETH 的技術神話開始崩塌?

這起事件也暴露出 ETH 的一大盲點:其「圖靈完備性」雖讓智能合約無限可能,但也同時讓攻擊面無限擴大。複雜的 Safe 多簽機制、多層代理架構、缺乏第二道硬體驗證……都讓 ETH 生態陷入風險高漲的結構性脆弱。這不是關於某個漏洞,而是整個系統設計的深層警訊。


是時候建防火牆了:這不只是幣圈的事

這場攻擊震盪的不只是 Bybit,而是整個 Web3 的信任基礎。是否該建立鏈上駭客防火牆?是否該強制導入交易所保險制度?當下一間交易所倒下時,是否還會有 Bitget、Binance 願意伸手?這些問題若不正視,下一次的崩盤可能不再有「奇蹟止血」的餘地。


血色未乾,警鐘長鳴

這場數位屠殺是一記耳光,打醒了所有以為「冷錢包無敵」的信仰者。駭客沒有破壞任何防線,他們只是在等待你自己打開大門。如果這世界已沒有安全之地,那麼問題就不在門有沒有鎖,而在我們早已習慣被盜,卻還自信滿滿地說:「我有多簽認證,我很安全。」


如果你還相信加密世界有避風港,那你該看看這篇文章。
歡迎留言:你認為以太坊是否該簡化智能合約?交易所是否該建立資金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