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台醫院急診壅塞問題持續發酵,不少患者等不到病床,醫護人員也壓力爆棚,怨聲載道。然而,衛福部長邱泰源上週親自走訪雙北多家醫院視察,卻被外界質疑是作秀,引發熱議。對此,邱泰源今(3)日強調,這一切都是為了掌握第一線的真實狀況,並非刻意營造形象,他直言:「讓他們吐吐苦水也好」
針對被指控作秀,邱泰源表示,這次的視察絕非突襲,而是提前聯繫各醫院,目的是要深入了解急診壅塞的真正問題。他透露,2月26日中午開始聯繫醫院,當天走訪了台大醫院、和平醫院、亞東醫院等,但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讓病房「造假」,許多醫院也澄清,他的到訪並未影響正常運作
然而,對於這場視察,外界的批評聲浪依然不斷,有人認為這只是表面功夫,真正的問題依舊沒有解決。邱泰源則回應,他並非作秀,而是希望透過實地視察,傾聽第一線醫護的心聲。他還說:「我和院長們都是好朋友,通常打個電話就能了解狀況,但還是希望親自看看,讓他們吐吐口水也好」
至於急診壅塞的解決方案,邱泰源強調,衛福部已經召開三次會議,並提出三大對策。首先是要求各醫院內部進行更靈活的病床調度,其次是加強區域聯防,讓醫院之間能夠更順暢地分流病患,最後則是推動分級醫療,讓輕症患者能夠選擇其他合適的醫療管道,減少急診壓力。他坦言,清明連假期間,急診問題可能再度惡化,因此政府會加強準備,確保不會發生更嚴重的醫療擠兌
邱泰源進一步表示,台灣醫療體系面臨的壓力並非一天造成,而是長年積累的問題,隨著人口老化、護理人力減少,醫療資源分配問題只會越來越嚴峻。他強調,自己身為「醫界40年的老兵」,這將是他任內最重要的挑戰,他的目標是建立更完善的醫療體系,讓未來的台灣能夠因應高齡化社會的衝擊
衛福部照護司司長蔡淑鳳則補充,目前已經開始研究「急診三班護病比」,並且計畫將急診夜班費比照一般病房夜班費,確保護理人員能夠獲得合理的獎勵,提升留任意願。醫護人力的穩定,將會是解決急診壅塞的關鍵一步
在醫療資源吃緊的情況下,政府的應對是否真的能夠緩解壓力,仍有待觀察。然而,當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持續高負荷工作,醫療體系長年積累的問題是否能靠一場視察就能解決?民眾最關心的,還是下次送急診時,是否能夠真正等到病床,而不是繼續被卡在擁擠的急診室中.